close
h9  
▲氣切管。(照片提供/吳宗欣)

h10  
▲氣切傷口癒合後,病患可以像往常一樣說話、呼吸。(照片提供/吳宗欣)

文/吳宗欣

日前接到一位急診醫師的電話告知,有一名50歲病患的左側頸部腫脹合併吞嚥困難已經兩天了,希望我幫忙評估。我請急診醫師先替患者照頸部電腦斷層掃描,看是否有嚴重的頸部感染。

病患是因為左側下頷腺腫痛就醫,有糖尿病病史,3年前也曾發生過深頸部感染,開刀清創過。

我看了頸部斷層檢查結果發現,患者的左側下頷腺區域深頸部發炎,已出現膿液,且往內壓迫到呼吸道。我向病患及家屬解釋需要做頸部切開引流合併清創,並且需要做氣切,以確保呼吸順暢。

病患一聽到氣切,雖然面有難色,不過為了安全,他們還是接受手術。手術過程順利,傷口情況改善,呼吸道也沒有窘迫問題,之後就拔除氣切管,後來在門診追蹤,氣切傷口也都癒合,病患很開心地對我說:「幸好有依醫師建議開刀,不然人生就要提早打烊了。」

氣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,也是民眾聞之色變,避之唯恐不及的手術。氣切的原理是在病患的頸部氣管軟骨中間切開一個小洞,並置入氣切管,達到通氣或是外接呼吸器的目的,而氣切手術,一般是由耳鼻喉科醫師或是外科醫師來施行。

常有病患或家屬一聽要做「氣切」,常會有「做氣切不就快死了?」「氣切不就要靠呼吸器?」「氣切病人都會拖很久……」「喉嚨氣切傷口會感染……」等疑慮。

當 病患因為呼吸衰竭、上呼吸道阻塞、開刀需要,或是需要急救時,就會仰賴氣管內插管來維持呼吸,確保肺部能獲得充足氧氣,以供應全身所需。若是因病情比較嚴 重、或是短期無法拔管,需要仰賴呼吸器時,我們就會建議病患接受氣切手術,以避免長期插管造成咽喉發炎、喉嚨聲帶受損、口腔清潔不易,甚至肺部容易遭受感 染而產生致命性的肺炎、敗血症等。

文中提到的病患雖然因為深頸部感染而需要氣切,但是之後也因病情改善而順利拔除氣切管,沒有其他後遺症發生。因此是否需要氣切?病患及家屬都應該跟醫療團隊充分溝通,了解氣切的目的是什麼,以避免不當的期望造成雙方的誤解。

(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)

出處來源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sep/16/today-health1.htm

點擊在新視窗中瀏覽此圖片

營養補充品建議組合:
(1)泰康維清(最強的抗氧化劑-固態負氫離子)
(2)泰康原生(秦始皇夢寐以求以求的東西找到了-幹細胞)
(3)維絡精華粉(免疫失調的救星-醣質營養素)
(4)傲威橄欖精華汁(千年長壽的奧妙)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體弱多病 rbc生醫保健食品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crohihuang 的頭像
    microhihuang

    gogohappylife workteam

    microhi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