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內關。(照片提供/黃莉雯)
足三里。(照片提供/黃莉雯)
中脘。(照片提供/黃莉雯)
文/黃莉雯
胃酸逆流至食道引起黏膜發炎,其症狀表現也相當多樣化。典型症狀包括:胸口灼熱感、胃酸逆流;非典型症狀包括:胸口悶痛感、喉嚨感覺異物阻塞感、慢性咳嗽,有些人甚至抱怨會有吐酸水、噯氣、口苦、口臭等。
胃酸長期逆流可引起食道潰瘍或是狹窄,胃酸的刺激可能誘使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「變性」成柱狀上皮細胞,這是食道腺癌的癌前驅病灶,發生癌症的危險性較一般人高。
導 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多與胃酸過多或是下食道擴約肌鬆弛相關,目前西醫針對胃食道逆流病人的治療是以制酸劑為主,其中以質子幫浦抑制劑(PPI)制酸作用最 強,但仍有部分病人對藥物的治療反應不佳。臨床上一些非腸胃典型的症狀也較難藉由PPI治療改善,且胃食道逆流在停藥後復發率極高,國外早已積極研究另類 替代醫療選擇。
許多人對於針灸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疏經通絡止痛的作用,其實針灸治療也廣泛應用在內科疾病,如腸胃道的功能性疾病。許多研 究已經證明了針灸具有調節腸胃蠕動的作用,包括促進胃部蠕動及排空,並且能夠抑制胃酸分泌,降低人體臟器對於疼痛的敏感度。對於胃食道逆流接受標準治療 (一天一顆PPI)卻反應不佳的病人,有實驗發現,再加上針灸療程的治療效果是優於將藥物劑量加倍的效果。
中醫臨床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使用的穴位包括:足三里(如圖)、內關、中脘。其中「足三里」是胃經的合穴(經絡氣血匯聚進入臟腑之處),可以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;「內關」可寬胸行氣,和胃降逆;「中脘」是胃經的「募穴」(臟腑氣血結聚之處),理中焦之氣,降逆止嘔。
藉由針灸刺激這些穴位以調整腸胃功能,使病人胃酸逆流不適的症狀舒緩。
前述穴位皆為治療胃部疾患的基本用穴,民眾也可以平時自行按揉這些穴位調節氣血,作為養護脾胃的保健方式。(作者為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)
出處來源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sep/17/today-health5.htm
胃食道逆流症狀營養補充品建議組合:
(1)泰康維清(最強的抗氧化劑-固態負氫離子)
(2)螺旋藻膠囊(吸附體內重金屬及化學污染)
(3)蘆薈精華膠囊(蘆薈多醣體)
足三里。(照片提供/黃莉雯)
中脘。(照片提供/黃莉雯)
文/黃莉雯
胃酸逆流至食道引起黏膜發炎,其症狀表現也相當多樣化。典型症狀包括:胸口灼熱感、胃酸逆流;非典型症狀包括:胸口悶痛感、喉嚨感覺異物阻塞感、慢性咳嗽,有些人甚至抱怨會有吐酸水、噯氣、口苦、口臭等。
胃酸長期逆流可引起食道潰瘍或是狹窄,胃酸的刺激可能誘使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「變性」成柱狀上皮細胞,這是食道腺癌的癌前驅病灶,發生癌症的危險性較一般人高。
導 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多與胃酸過多或是下食道擴約肌鬆弛相關,目前西醫針對胃食道逆流病人的治療是以制酸劑為主,其中以質子幫浦抑制劑(PPI)制酸作用最 強,但仍有部分病人對藥物的治療反應不佳。臨床上一些非腸胃典型的症狀也較難藉由PPI治療改善,且胃食道逆流在停藥後復發率極高,國外早已積極研究另類 替代醫療選擇。
許多人對於針灸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疏經通絡止痛的作用,其實針灸治療也廣泛應用在內科疾病,如腸胃道的功能性疾病。許多研 究已經證明了針灸具有調節腸胃蠕動的作用,包括促進胃部蠕動及排空,並且能夠抑制胃酸分泌,降低人體臟器對於疼痛的敏感度。對於胃食道逆流接受標準治療 (一天一顆PPI)卻反應不佳的病人,有實驗發現,再加上針灸療程的治療效果是優於將藥物劑量加倍的效果。
中醫臨床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使用的穴位包括:足三里(如圖)、內關、中脘。其中「足三里」是胃經的合穴(經絡氣血匯聚進入臟腑之處),可以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;「內關」可寬胸行氣,和胃降逆;「中脘」是胃經的「募穴」(臟腑氣血結聚之處),理中焦之氣,降逆止嘔。
藉由針灸刺激這些穴位以調整腸胃功能,使病人胃酸逆流不適的症狀舒緩。
前述穴位皆為治療胃部疾患的基本用穴,民眾也可以平時自行按揉這些穴位調節氣血,作為養護脾胃的保健方式。(作者為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)
出處來源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sep/17/today-health5.htm
胃食道逆流症狀營養補充品建議組合:
(1)泰康維清(最強的抗氧化劑-固態負氫離子)
(2)螺旋藻膠囊(吸附體內重金屬及化學污染)
(3)蘆薈精華膠囊(蘆薈多醣體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